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2集课程复讲 |
华红霞学长 |
|
一、学习提纲 1、衣着影响内在状态、态度; 2、置东西有定位,培养有条不紊的好习惯,所以《弟子规》也是管理学; 3、对衣服、饮食上的要求; 4、对行、立、坐、卧的要求。
二、学习报告 1、衣着影响内在状态、态度 衣着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内在状态。比方说在国外,甚至于在一些重要场合,都有规定一定要穿正式的服装。当我们穿得整齐,内心也会恭敬。 在营销界有一个销售高手叫乔其拉德,他很会卖车子。有一次他在家里睡觉,突然惊醒过来,赶快跑到镜子前面穿西装打领带,然后恭恭敬敬拿起电话,打给他的客户,跟客户谈完以后,把电话放下,马上领带解开,西装脱下来,又钻到被窝里面去睡觉。他太太看了说:你疯了吗?乔其拉德就跟他太太说:客户虽然没有看到我的样子,但是假如我穿得很随便,我在言谈当中也会随便,他可以感受到;假如我穿着这样西装笔挺,这样的态度也会从言语当中传递给他。所以确实衣着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。当他这个习惯养成了,每当他面对客户的时候,绝对都是恭恭敬敬,因为连客户看不到的地方他都是一样恭敬,这叫言行一致。 一个人仪容的端庄相当重要。作为家长,也应该重视自己的仪容、着装,给孩子作好榜样。当母亲的假如衣着太暴露,孩子从小耳濡目染,她以后穿衣服也会比较暴露,这样子会造成很多人对她的轻浮,甚至于还会造成危险,所以穿衣服也不可不谨慎。 当然,穿衣服也要分场合。比方我们参加一些重要活动、正式活动、会议应该穿得端庄。当我们去爬山、旅游的时候,就可以穿得休闲运动一些。所以服饰也有礼仪,也是反应一个人内在的态度。
2、置东西有定位,培养有条不紊的好习惯,所以《弟子规》也是管理学 衣服、帽子,甚至于所有日常生活用的东西,都应该让它放在固定的位置,不要到处乱放,“勿乱顿,致污秽”,这些东西很快就会脏掉。你不爱惜它,这些东西的寿命也会变得很短。所以万物,这些物品虽然没有生命,但是你善待它,它也会用得愈久。所以爱人者人恒爱之,爱物者物恒爱之。 当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,就能够培养我们有条不紊的习惯。现在很多孩子甚至是我们大人,有时东西乱放,要用的时候都找不着,整个家翻来翻去,自己也暴跳如雷,所以一个小小的不注意,可能要耗掉的时间跟精神那就不成正比了。曾经有一个小孩他在家里都不扫地,他说:我这个手是拿来扫天下的。其实“一屋不扫,何以扫天下”呢。所以《弟子规》也是管理学,是基础管理学。这种有条不紊的习惯从小就要开始扎根。所谓小地方大学问,从小地方看到一个人的心是定的、是不乱的,还是很杂乱、很躁动。所以这个习惯相当重要,一定要从自己做起,进而也引导孩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。
3、对衣服、饮食上的要求 衣服。“衣贵洁,不贵华;上循分,下称家”。其实衣服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暖、是遮羞,衣服绝对不是拿来炫耀、拿来虚荣。 人往往会忘记一个事物本来的本质。就好像衣服它的目的是来保暖、来遮羞用的,可是我们在买的当中,已经忘记它本来的目的,反而沾上虚荣的习性。所以我们穿衣服,“上循分,下称家”,依据我们的经济状况去买衣服,绝对不要打肿脸充胖子。 饮食。“对饮食,勿拣择;食适可,勿过则”。一是不偏食。对饮食要追求均衡,绝对不可偏食。二是适度。吃的过程,吃个七分饱、八分饱就好,不要吃撑了,这样胃会伤到。三是有选择。 “病从口入”,吃东西也要有判断力,要把营养吃下去,不要把毒素吃下来。现在很多食物含有很多毒素、很多致癌物,比如我们常常听到“垃圾食物”,共十大类,油炸类、腌制类、肉制品、饼干类、汽水可乐类、方便面、话梅类、罐头类、冷冻食品、烧烤类,吃这些东西确实是损害身体,所以要有决择。 除了这些之外,一些坏东西也要远离。比方说酒不能喝、烟也不能抽,不只伤身体,又危害到家人的健康。
4、对行、立、坐、卧的要求 步从容,立端正。这句经文最主要教导一个人站有站姿,坐有坐姿。我们的老祖宗也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:“立如松,卧如弓,行如风,坐如钟”。其实这样的习惯就是最道法自然,对身体最好。 “立如松”,所以你的脊椎很直,才不会造成脊椎侧弯。我们上一代教孩子,站没站好,眼睛就瞪过去了;筷子没有拿好就敲下去。所以这些习惯从小养成,长大了就很自然。从小没养成,长大就很辛苦。立如松,这个站的标准:男众,脚与肩同宽,然后要挺胸,这个气势叫做顶天立地。女士就站一只脚前面一只脚后面,手自然的搭在左侧就可以了。 “卧如弓”,躺着的时候我们是右胁,假如你躺左胁,会压到你的心脏跟胃会不舒服,所以都是躺右胁,其实这样对身体是最好的。 “行如风”,这个“风”就是速度很快,但是不会有很大的声响。所以我们常常也要放轻脚步,不要影响别人的休息、工作,常常观照自己的行为动作有没有造成别人的负担。走的时候,男士顺着一条线的两边走,但不要肩膀左右晃。女士是踏在这一条在线走,这就会显得比较优雅。 “坐如钟”,女士坐的时候脚要并拢,然后右手放在左手上面,然后轻轻放在妳的左腿上。 我们坐有坐相,你的家庭风气才会坐有坐相。假如你父亲坐的时候把脚都抬到桌上来,那你的孩子可能就学坏了。所以环境的影响确实潜移默化。
2012年8月2日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